文章目录:
分析热带气旋移动规律成因
外力是台风外围环境流场对台风蜗旋的作用力,即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基本气流东风带的引导力。内力主要在台风初生时起作用,外力则是操纵台风移动的主导作用力,因而台风基本上自东向西移动。由于副高的形状、位置、强度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,致台风移动路径并非规律一致而变得多种多样。
热带气旋成因海面温度高吸收地面上升的空气、水蒸气。水蒸气在海上天空积聚形成云。云团温低,对周围水蒸气冷却体积缩小,周围水蒸气快速补充空间便产生气旋。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、亚热带地区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,由水蒸气冷却凝结时放出潜热发展而出的暖心结构。
热带气旋通常在热带地区离赤道平均3-5个纬度外的海面(如西北太平洋,北大西洋,印度洋)上形成,其移动主要受到科氏力及其它大尺度天气系统所影响,最终在海上消散、或者变性为温带气旋,或在登陆陆地后消散。登陆陆地的热带气旋会带来严重的财产和人员伤亡,是自然灾害的一种。
热带气旋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冷却凝固时放出的潜热。其它天气系统如温带气旋主要是靠冷北水平面上的空气温差所造成。热带气旋登陆后,或者当热带气旋移到温度较低的洋面上,便会因为失去温暖而潮湿的空气供应能量,而减弱消散或转化为温带气旋。热带气旋的气流受科氏力的影响而围绕着中心旋转。
副高为什么会移动
1、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,形成夏威夷高压,并向亚洲低压推进,从而形成夏季风,自东南沿海登陆,向北方推进,若副高强盛,则两地压力差增大,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,所以夏季锋面雨带推进速度特别快,在南方停留时间变短,北方停留时间变长,从而造成降水上南旱北涝。
2、在北半球,从1月至7月,高压主体均向北、向西移动,强度增强;从7月至1月,则向南、向东移动,强度也随着减弱,这种季节性的变化,还具有明显的缓慢式变化和跳跃式变化的不同阶段。例如,我国降水带的南北移动同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相一致,通常降雨带位于副高脊线以北约5-8个纬度。
3、西太平洋副高具有季节性移动特征,夏季北移,西伸,冬季南撤,东退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、气候有重要影响,特别是它西部的高压脊。它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而变化。其位置的变化:南北方向,用副高脊线所在纬度的平均值代表。6~8月脊线平均位于北纬24°。
4、副高的全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,是热属性的高压,在其控制下的地区会比较燥热,其势力异常强大时则会导致一系列灾害,当它位于30°N附近时,且势力强大,再加上东南季风的影响,受它控制的地区旱灾频发,高温少雨,而华北地区则多暴雨,洪灾较多;当其势力较弱时,南北地区相反。
我国副高为什么会西伸北移
1、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,形成夏威夷高压,并向亚洲低压推进,从而形成夏季风,自东南沿海登陆,向北方推进,若副高强盛,则两地压力差增大,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,所以夏季锋面雨带推进速度特别快,在南方停留时间变短,北方停留时间变长,从而造成降水上南旱北涝。
2、每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,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,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。在这种环流条件下,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,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,在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。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,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气。
3、会。我国处于西太平洋地区,其东部正好位于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,因此副热带高压通过动力堆积下沉形成,干燥炎热天气,其气压的运行特点是随着太阳直射点而移动的,在我国每年的8月氛,太阳会向北偏移照射,因此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,作为动力高压的副高被推向北部,2022年会进行北移。
4、移动速度较慢,而秋季南退时,却时间短,速度快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年际变化较大。当其活动出现异常时,常常造成我国较大范围的旱涝灾害。副高的位置还会影响台风的路径,如果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发生在副高南侧,受到副高南侧偏东气流的引导,就会向西偏北方向移动,很可能影响到我国。
5、月末至8月初,副高脊线达到一年中的最北位置,雨带继续北移,影响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。8月底或9月初,随着高压脊向南撤退,雨带也向南移,各地区雨季随之结束。可见,西太平洋副高的夏季北进缓慢而持久,秋季南退则迅速而短暂。该副高的年际变化较大,异常活动可导致我国大范围的旱涝灾害。
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移动规律
1、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移动规律: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,副热带高压带和高压单体的强度、位置也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。在北半球,从1月至7月,高压主体均向北、向西移动,强度增强;从7月至1月,则向南、向东移动,强度也随着减弱,这种季节性的变化,还具有明显的缓慢式变化和跳跃式变化的不同阶段。
2、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、季节的更迭,副热带高压带的强度、位置也会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。从1月到7月,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主体呈现出向北、向西移动和强度增强的趋势;从7月到1月,副热带高压主体则有向南、向东移动和强度减弱的动向。这种季节性的变化,还具有明显的缓慢式变化和跳跃式变化的不同阶段。
3、副热带高压是控制热带、副热带地区的持久的大型天气系统,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而变化。7月份时,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,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偏北,球的大气环流圈会偏北,这样就会形成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现象。副热带高气压带,位于南北纬20~30°附近副热带地区。
4、从1月到7月,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主体呈现出向北、向西移动和强度增强的趋势;从7月到1月,副热带高压主体则有向南、向东移动和强度减弱的动向。这种季节性的变化,还具有明显的缓慢式变化和跳跃式变化的不同阶段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