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录:
- 1、莴笋霉烂病农业防治措施或方法?谢谢!
- 2、莴笋心叶都开始腐烂了,这是得了什么病?
- 3、莴苣软腐病的危害极大,莴苣软腐病病因是什么?
- 4、农村种植的莴笋,烂根是什么问题?如何解决?
- 5、莴笋小苗有烂掉的属于什么问题?
- 6、莴苣开裂是什么病
莴笋霉烂病农业防治措施或方法?谢谢!
防治方法: (1)农业措施防治:选用抗病品种,如直立性品种的植株,茎基部水分容易蒸发,伤口易愈合,可减少病菌侵入;宜选择地势较高、灌排水条件好的地块,避免选用低洼易涝地块:实行轮作;基肥充分腐熟;铲除病株,病穴用石灰消毒。(2)种子处理:用热水和高锰酸钾浸种。
多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,避免单一施用氮肥,增施磷、钾肥。 及时移除病株,并在发病初期喷洒腐霉利、速克灵、农利灵、甲基托布津、菌核净等药剂。莴笋软腐病的防治 莴笋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,通常发生在中后期。
因此,在防治上必须采取以防为主,以加强催芽、栽培环境管理为中心的综合农业防治措施:①要选用抗烂、抗病品种;还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的清选。
霜霉病叶子掉光了,还能长出新叶子。现在正值初秋,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非常适宜月季的生长,不过这个温度对月季的生长适宜,对病害的爆发和病菌的滋生也是适宜的。霜霉病是一种真菌类的病害,宽泛的来说,霜霉病并不是月季的专属病害,在黄瓜、白菜、莴苣等等多种蔬菜上都经常发生。
(4)防治方法 应采取耕作栽培防病为主、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。①把好种子关:做好种子的收、选、晒、藏等项工作;播前翻晒种子,剔除变色、霉烂、破损的种子,并用种子重量0.3%的40%三唑酮、多菌灵可湿粉拌种,密封24小时后播种。②合理轮作:因地制宜确定轮作方式、作物搭配和轮作年限。
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。一是重病田要实行2-3年轮作。施足腐熟的有机肥,提高植株抗病能力。二是合理密植,科学浇水,防止大水漫灌,以防病害随水流传播。加强放风,降低湿度。三是如发现被霜霉病菌侵染的病株,要及时拔除,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,同时,撒施生石灰处理定植穴,防止病源扩散。
莴笋心叶都开始腐烂了,这是得了什么病?
莴笋茎腐病是真菌性病害,多发生于叶柄上,扩大后蔓延整个叶柄,并溢出瑚珀色汁液,导致叶片呈湿腐糜烂状。但不会发出臭味。此病主要是菌丝与植株接触传染,直接或通过气孔侵入。土壤潮湿,积水病害发生严重。
应该是菌核病,该病是莴苣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,主要危害莴笋的茎基部,可使得茎基部全部腐烂,有时还会导致茎部开裂,或引起叶片腐烂。病部多呈淡褐色水渍状腐烂,湿度大时能在发病部位看到白色絮状菌丝,后期有黑色鼠粪的黑色菌核。
病原菌从莴笋叶子的心尖部入侵,造成青笋病发。发病前期,青笋植物生长发育正常的,心叶慢慢向外烂掉发展趋势,充斥着恶臭味的淡黄色浓稠液,病株易倒折。属病菌病虫害,由红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而致。
莴苣软腐病的危害极大,莴苣软腐病病因是什么?
莴笋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,在田间残体上越冬。病原体可以通过雨水、灌溉水、肥料、昆虫等传播。这种病原体很容易从伤口穿透,如机械伤害、昆虫伤害等。在合适的条件下,疾病会很快发生。该病菌在4~40℃时会繁殖,最适温度为25~32℃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,病情严重,传播迅速。
莴苣为什么会有软腐病 莴苣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,这种病菌会在田间残体上越冬。病菌会通过雨水、灌溉水、肥料、昆虫等传播。这种病菌容易从伤口浸入,如机械伤、虫伤等。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,病害会很快发生。
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,引发不同作物发生软腐病的细菌种类可能有所不同,其中引发莴苣软腐病的病原菌是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。软腐病的发生对温度和湿度条件要求较高,只有在高温高湿,莴苣软腐病主要以叶、茎和块茎进行危害。
莴笋茎腐病是真菌性病害,多发生于叶柄上,扩大后蔓延整个叶柄,并溢出瑚珀色汁液,导致叶片呈湿腐糜烂状。但不会发出臭味。此病主要是菌丝与植株接触传染,直接或通过气孔侵入。土壤潮湿,积水病害发生严重。
关于莴苣的软腐病也常见的蔬菜传染病,主要有菌类感染害结球莴苣肉质茎或根茎部。软腐病病菌生长适温25~30℃,最高38~39℃,最低4℃,致死温度48~51℃。透气性能好的土地作为种植基地,在上边搭建大棚,搭建好大棚再把土地深耕。
莴苣软腐是由一种名为Erwinia chrysanthemi的细菌引起的。该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细菌,可以在土壤和水中生存,并通过空气传播到植物上。当细菌进入莴苣植物的叶片和茎部时,它会产生果胶酶,这种酶会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,导致莴苣软腐病的发生。
农村种植的莴笋,烂根是什么问题?如何解决?
莴笋烂根,其原因主要是病害所致。莴笋的病害主要有:【1】软腐病 软腐病,不但危害莴笋,其它许多疏菜都受其危害。主要有根腐、茎基腐两种:根腐型 莴笋根部被种叫小核盘菌的侵染以后,在茎基部生长很多白色菌丝,逐渐形成很多白色小颗粒。
太湿或前茬罢园蔬菜病株、残叶、烂根没及时清除引起的, 因地制宜,选择适宜品种,宜选择抗病、耐高温、丰产的优良品种。
您说的莴笋烂根可能是软腐病,请参考对照以下内容:病害症状:莴苣、莴笋小核盘菌软腐病主要分根腐和茎基腐两种类型。
莴笋烂根一般是因为患有软腐病等病害所导致的。防治方法:在发病初期喷洒30%氧氯化铜悬浮剂(800倍液)或47%可湿性粉剂(1000倍液),后期注意使用碧卡生根剂促进新根萌发,注意在采收前3天需停止用药。
莴笋小苗有烂掉的属于什么问题?
1、莴笋软腐病,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害,用中生菌素,或乙蒜素,或多抗霉素,或农用链霉素,或辛菌胺乙酸盐,或氯溴异氰脲酸,或春雷王铜,或噻菌铜,或噻森铜,或喹啉铜,或氢氧化铜,或氧化亚铜,或氧氯化铜,或甲霜铜,或络氨铜,或松脂酸铜等进行防治。
2、莴笋叶尖发黑烂掉可能是患有菌核病。要用药物防治。窝笋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:养护方法 基质:在含有微酸性的土壤里种植莴笋,它会生长更好。应该选择排水性良好、疏松的土壤,它的根部较浅,吸收能力比较弱,所以可以使用沙壤土种植。光照:莴笋是喜欢阴冷的植物,不能忍耐高温。
3、沾水的莴笋头子容易烂,这是因为莴笋头子的水分会导致腐烂和霉变的风险增加。莴笋头子是莴苣植物的顶部,比较嫩,含有较多的水分。如果莴笋头子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,水分无法及时蒸发,就会给霉菌提供生长的条件。霉菌会破坏莴笋头子的细胞结构,导致腐烂。
4、,线虫损害土壤线虫与病害有密切相关。土壤线虫可导致绿色植物根茎的创口,有益病原菌浸染而使病害加剧,通常线虫与细菌病害与此同时产生,如棉絮叶枯病与土壤线虫紧密联系。
5、填入土壤,直到土壤表面距离花盆口大概2厘米,这是要预留水分空间。 间隔大概20-25厘米,在土壤上挖小洞,将莴苣苗种下。 全部种完后,用花洒大量浇水。 大概两周之后,抓一把大概10g左右的有机肥,随意均匀撒在土壤表面。
莴苣开裂是什么病
1、幼苗期结球后期水分过多,会引起开裂和发生软腐病。生长习性:莴苣属耐寒性蔬菜,喜冷凉气候,不耐高温。发芽温度为4℃以上,15-20℃最佳。莴苣喜昼夜温差大,开花结实要求较高温度,适温为19-22℃。莴苣对土壤表层水分状态反应极为敏感,需不断供给水分,保持土壤湿润。
2、莴笋开裂,常常是由于天气原因或管理不当导致的。莴笋接近采收期时,嫩茎基部表皮已经硬化,这时遇到降雨或浇水过多,会容易使嫩茎基部产生纵向裂口。在雨水较多的春莴笋栽培中,裂口处由于病原菌的繁殖与蔓延,容易引起软腐病和菌核病的发生,从而使茎秆变黑变褐。
3、(1) 发生症状莴笋进入茎部肥大期,需要充足的氮肥和水分,才能促进嫩茎迅速肥大,但在茎部肥大后期,特别是接近采收期,因浇水过多,或连降大雨,茎的基部往往出现纵向裂口,由于裂口而引起软腐病和菌核病的发生,变黑变褐。(2) 主要原因发生这种现象是由于天气或管理方面的原因导致的。
4、裂果主要是果实生长后期土壤水分过大引起的,突降大雨或者漫灌,土壤粘性大,低洼,排水不良容易发生。防治,适时灌溉,及时排水,经常疏松土壤,防治土壤板结。避免土壤内水分过大。适当蔬果。增施有机肥,改善土壤结构,避免水分失调。果实生长后期避免大水漫灌。以上建议仅供参考,希望对您有用。
5、莴笋菌核病的症状发病初时,植株近地面茎基部先受害。病斑初为褐色水渍状,后扩展至整个茎部,使茎基部软腐,并在被害部位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,后期产生菌核,有时茎基部还会出现开裂的症状。菌核初期为白色,后逐渐变为鼠粪状黑色颗粒状物。通常菌核病引起的腐烂没有恶臭,有别于细菌性软腐。
6、与品种有关,不同莴笋品种表现出来的抗性不同,一般紫叶莴笋因其含水量大,产量高,较易裂口,而绿叶莴笋相对裂口较轻。在秧苗时期。秧苗期发病,叶片上会出现不规则的病斑,显淡绿色,明脉,过后会发展为黄绿相间的花叶,有的叶片会出现不明显的坏死斑点,褐色。并且产量也高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